瑞银发表报告,自2020年以来,高股息收益率和基本面透明度的提升推动了内银股的行情,该行认为现在的关键议题是股息的可持续性,这取决於内银的盈利前景和资金流动。该行结合了五年预测、传统驱动因素和其独特的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两个「关键变数」:债券投资和信贷成本。该行基本情景预测是,中资银行将能够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并从2026年起恢复收入增长,同时维持平稳的拨备路径,并对中资银行股息的可持续性以及进一步上涨持较乐观态度。
该行认为,内银H股股息回报达5厘以上具吸引力,并全线上调目标价,并将交通银行(03328.HK) -0.030 (-0.416%) 沽空 $2.88千万; 比率 15.882% H股的投资评级由「中性」升至「买入」,目标价由5.95元升至8.6元,并重申对工商银行H股(01398.HK) -0.020 (-0.329%) 沽空 $2.62亿; 比率 17.831% 、建设银行H股(00939.HK) 0.000 (0.000%) 沽空 $5.53亿; 比率 19.244% 、中国银行H股(03988.HK) -0.040 (-0.866%) 沽空 $1.71亿; 比率 16.321% 和中信银行H股(00998.HK) -0.010 (-0.136%) 沽空 $4.31千万; 比率 13.785% 的「买入」评级,该行升工行目标价由5.98元升至7.79元,升建行目标价由7.4元升至10.2元。该行下调招行(03968.HK) -0.500 (-0.951%) 沽空 $2.67亿; 比率 32.893% H股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基於估值较高及股息回报低於同业,但仍将对其目标价由52元升至56元。。
相关内容《大行》花旗:汇控(00005.HK)上季经调整税前利润超预期10% 年度贷款损失比率指引略上调
瑞银指,内银(截至今年7月28日,MSCI中国银行指数上涨79%)自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以来,显着跑赢港股及A股市场,主要受惠於中国内地低利率环境下吸引的股息收益率,以及净利息收益率(NIM)、贷款增长和资产质量的基本面透明度提升。南向资金流入(特别是来自中国保险公司的资金)增加,导致H股银行持股比例从2023年的19%翻倍至2025年的41%。虽然内银股上涨使股息收益率从2023年的9%降至目前的5%,但该行认为银行股仍有上涨空间。
该行认为,收入透明度将从2025年起改善,净利息收益率收缩将於2026年触底,手续费收入将稳定。虽然资产收益率仍受压,但积极的存款利率下调、稳健的贷款增长和债券增长将支撑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特别是投资和交易活动)已成为更重要的收入来源,预计到2029年可贡献高达5%的收入增长。(wl/da)(港股报价延迟最少十五分钟。沽空资料截至 2025-07-30 16:25。)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