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2025年9月11日开盘,创新药产业链跌幅较大。A股方面,百济神州、泰格医药跌幅超10%;港股方面,基石药业-B低开15%,翰森制药低开14.98%,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等全线跌超10%。相关指数方面,中证创新药指数一度跌超5%,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低开8%。
平安基金周思聪表示,实际上,在FDA持续强化监管的背景下,短期扰动市场的政策方向早已有所体现,因此预计不会带来新的实质性影响。具体观点包括:
BD合作是MNC常态,中国创新药资产仍具备全球竞争力。大型药企(MNC)通过引进外部创新产品管线以丰富研发布局已成为行业常态,当前诸多重磅药物均源于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与MNC的合作。在跨越十年的大专利悬崖周期中,中国创新药资产毫无疑问属于全球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标的之一。政治层面的噪音难以扭转BD授权与合作开发的长期趋势。
引进中国创新药符合MNC利益,其影响力远超Biotech。MNC作为BD合作的主要受益方,在美国具备更深厚的产业与政策影响力,远非Biotech所能及。尽管对中国创新药的引进与并购或在一定程度上挤压美国本土Biotech预期,导致其与投资机构承受压力,但MNC基于自身战略与商业利益,仍将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中国创新药企具备高效率与低成本优势,优质资产不乏全球买家。即便美国MNC因政策限制放缓引进,欧洲、日本等其他地区的药企仍将积极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若美国坚持限制中国创新药准入,长远来看可能削弱其在全球制药行业的领先地位。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