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星医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建银国际。
据了解,天星医疗在2025年6月的科创板IPO终止,如今仅仅时隔两个多月,便开始转战港交所。
营收超3亿元,前五大客户贡献过半
公开资料显示,天星医疗是一家专注于运动医学整体临床解决方案的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植入物、有源设备、相关耗材及手术器械,公司提供肩、膝、髋、足╱踝、肘、手╱腕关节的肩袖、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损伤治疗,也提供运动康复及预防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业绩表现上,2022年至2024年及2024、2025年前5个月,天星医疗营收分别为1.47亿元、2.39亿元、3.27亿元、0.8亿元及1.11亿元;毛利分别为1.04亿元、1.77亿元、2.28亿元、0.57亿元及0.82亿元;净利分别为0.4亿元、0.57亿元、0.95亿元、0.13亿元及0.33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0.18亿元、0.35亿元、0.37亿元、0.14亿元及0.18亿元。天星医疗毛利率分别为70.90%、74.33%、69.58%、71.74%及73.67%;净利率分别为27.52%、23.94%、29.16%、16.85%及29.26%。
从整体来看,天星医疗近三年多营收、毛利、净利都处于高速增长中,年复合增长率均在50%左右。
近几年,天星医疗加大海外布局,海外收入实现显著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海外收入分别为40万元、670万元、2090万元。2025年前五个月海外收入达20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0.5%。
从客户端看,公司存在大客户过度集中的情况。2022年-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分别为4670万元、1.27亿元、1.89亿元、6280万元,占各期总收入比例依次为31.9%、53.1%、57.7%、56.4%。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0.74亿,定期存款1.58亿,账上现金1.29亿。
国内运动医学首位,产品覆盖超3000家医院
灼识咨询最新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天星医疗在2024年中国运动医学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6.5%,位于国内运动医学解决方案提供商首位。
截至目前,天星医疗建立起了完整的运动医学产品线,涵盖植入物、有源设备及相关耗材、手术工具等52款产品,能够为临床提供全方位的运动医学解决方案。
在这些产品中,第三类医疗器械达20款,其中5款产品为中国市场首发获批的创新型产品,另有10款产品在国产品牌中率先获批应用于临床。
截至2024年9月,天星医疗共有47个获批注册/备案产品,其中11款为国产首个获批上市的同类产品,例如全缝线锚钉填补了国产空白,成为首个获批并临床应用的案例。
截至2024年底,天星医疗产品已进入3000余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超过1000家。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形成了较完善的产品认证体系与广阔市场覆盖。
目前天星医疗拥有四个专利技术平台:生物材料平台、影像动力平台、智慧医疗平台及组织工程平台。
全球预计2030年规模达到88亿美元
灼识咨询数据披露显示,在中国,运动医学相关疾病的患病人数于2024年达到1.69亿例,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2亿例。
全球运动医学市场已进入成熟阶段,全球运动医学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50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并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达到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2%。
中国运动医学行业仍在发展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发展空间。按销售收入计,2024年全球运动医学市场规模为61亿美元,而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仅为54亿元人民币。
灼识咨询预计,在运动人群扩大、老龄化加剧、健康意识提升及微创渗透率提高的驱动下,2024-2030 年中国运动医学市场将以14.3%的年复合增长率领跑所有医疗器械细分赛道。
目前,在运动医学领域,国产品牌市场份额约占35%,远低于国产品牌在其他骨科领域中市场份额。
而在中国运动医学市场高度集中,按2024年的销售收入计算,前五大市场参与者约占市场份额的67.5%。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天星医疗在中国运动医学市场所有品牌中排名第四,在所有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
多家知名机构入局,估值约35亿元
作为一家运动医学企业,天星医疗自2017年成立以来,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共完成4轮股权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5.7亿元。
天星医疗也成功吸引了OrbiMed、君联资本、德褔资本、建银国际、银河证券、朗玛峰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入局。
伴随资本加持,天星医疗估值也有了大幅跃升。在2020年A轮,公司融资时的估值为8亿元,而在2023年1月的C轮融资中,天星医疗的投后估值约35亿元。
IPO前,公司控股股东董文兴、天津铂康、天津吉康、天津普合及天津运康可共同控制公司约41.47%的投票权。
其他股东包括厦门德福、君联资本、OrbiMed、雅惠资产、建兴医疗、银河证券、3W 基金、朗玛峰创投等,分别持有公司股份10.64%、15.1%、9.28%、4.04%、2.52%、1.05%、1.52%等。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