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連升四日(累升697.8點或2.9%)後,今日先升後回吐。英偉達(NVDA.US) 獲美國批准向中國交付H20晶片,美股道指及納旨隔晚各跌1%及升0.2%,撰文之時,美國2年期國債孳息率跌至3.953%,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跌至4.483%,美匯指數跌0.1%至98.52,道指期貨最新升10點或0.02%,納指期貨最新跌55點或0.24%。上證綜指全日跌1點或0.03%收3,503點,深證成指跌0.2%,滬深兩市成交額共1.44萬億元人民幣。
金管局在紐約時段買入148.29億港元,銀行體系結餘明日將跌至864.29億元。恒指今早高開113點,初段升277點一度高見24,867點創近四個月高(逼迫近今年3月19日高位24,874點),其後升幅反覆收窄,尾市更倒跌,以全日低位24,517點收市,倒跌72點或0.3%。國指跌15點或0.2%,收8,861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2點或0.2%,收5,418點。大市全日成交總額2,589.51億元。北水交易總成交額1,288.02億元,而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16.03億元(上日淨流入38.24億元),按日跌58%。
【恒指止連升 泡泡瑪特吐】
部分科網股先升後明顯收窄,百度(09888.HK) +0.850 (+0.969%) 沽空 $13.71億; 比率 52.144% 夥Uber全球部署數千台自動駕駛汽車,股價一度彈高5%,全日僅升1%收88.55元。阿里(09988.HK) +0.300 (+0.264%) 沽空 $25.94億; 比率 15.531% 股價曾漲3.7%,全日升0.3%,金山雲(03896.HK) -0.320 (-4.040%) 沽空 $3.97千萬; 比率 1.744% 及萬國數據(09698.HK) -1.000 (-2.587%) 沽空 $1.46億; 比率 30.693% 回吐4%及2.6%。中芯(00981.HK) -0.200 (-0.439%) 沽空 $1.26億; 比率 4.723% 跌0.4%。騰訊(00700.HK) -1.000 (-0.193%) 沽空 $11.10億; 比率 9.175% 及京東(09618.HK) -0.100 (-0.080%) 沽空 $3.02億; 比率 15.852% 跌0.2%。
泡泡瑪特(09992.HK) -10.600 (-4.027%) 沽空 $6.36億; 比率 7.769% 料上半年溢利按年增長不低於3.5倍,全日股價回吐4%收252.6元。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出,就泡泡瑪特(09992.HK) -10.600 (-4.027%) 沽空 $6.36億; 比率 7.769% 發盈喜,意味期內淨利潤率或按年升約10個百分點至32%;表現較該行預期高24%。該行指泡泡瑪特於過去3及12個月已累計升60%及5.88倍,同期恒指升幅為15%及39%,料短期股價或面臨獲利回吐壓力,但仍建議趁低買入,認為公司長期的投資邏輯依然穩固,包括其強大的IP營運能力和IP變現模式。
【跌股一千隻 醫藥股抽高】
港股今日市寬轉弱,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為23比25(上日為26比23),下跌股份1,037隻(跌幅2.2%),恒指成份股今日28隻股份上升,下跌股54隻,升跌比率為33比64(上日68比31)。大市今日錄沽空312.72億元,佔可沽空股份成交額2,316.99億元的13.497%(上日為13.353%)。
部份醫藥股抽高,麗珠醫藥(01513.HK) +4.300 (+13.150%) 沽空 $4.22千萬; 比率 8.077% 彈高13.2%收37元,綠葉製藥(02186.HK) +0.330 (+9.402%) 沽空 $8.88千萬; 比率 10.815% 及復星醫藥(02196.HK) +1.200 (+7.026%) 沽空 $2.78千萬; 比率 5.725% 各漲9.4%及7%、康方(09926.HK) +5.300 (+4.391%) 沽空 $2.17億; 比率 14.233% 及威高(01066.HK) +0.330 (+5.556%) 沽空 $7.45百萬; 比率 7.722% 各揚4.4%及5.6%。
交銀國際發表報告表示,本輪港股創新藥行情核心驅動力是價值重估,當前估值仍具吸引力:(1)龍頭創新藥企的前瞻12個月市銷率與熊市以來的歷史均值基本持平,雖略高於美股可比公司、但營收增長預期亦遠高於後者;(2)收入達峰時的市銷率對於創新藥企長期潛力更有指導意義,目前港股龍頭在3倍左右,低於美股平均的4倍,個別公司僅有2倍左右;(3)今年上半年內資持續通過港股通加倉,但外資在創新藥中的倉位處於底部,後者可能偏好基本面紮實、性價比顯著的標的。
該行表示,依舊看好創新藥板塊整體繼續修復的機會,料內地商保創新藥目錄即將落地,有望帶來怎樣的增量貢獻?首個由商保參與制定的創新藥目錄有望於2025年內推出,旨在納入超出基本醫保保障範圍的品種,有望創造比醫保談判更寬鬆的定價環境,並在掛網、入院、特例單議機制等方面享受和醫保目錄相似的待遇。商業健康險未來增量空間值得期待,長期內保費和創新藥支付規模有望呈數十倍增長。(wl/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7-16 16:25。)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