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服務業 10 月擴張速度為 8 個月來最快,顯示在新訂單加速成長帶動下,第四季開局展現具韌性的經濟動能。然而,就業指標仍落在萎縮區間,反映勞動需求走弱,且高關稅推升物價壓力,市場對通膨與降息前景依舊審慎。
美國 10 月 ISM 非製造業指數細項:(50 為榮枯線)
- 商業活動生產指數報 54.3,前值 49.9
- 新訂單指數報 56.2,前值 50.4
- 僱傭指數報 48.2,前值 47.2
- 供應商交貨指數報 50.8,前值 52.6
- 存貨指數報 49.5,前值 47.8
- 價格指數報 70.0,前值 69.4
- 未完成訂單指數報 40.8,前值 47.3
- 新出口訂單指數報 47.8,前值 46.5
- 進口指數報 43.7,前值 49.2
- 庫存景氣指數報 55.5,前值 55.7
新訂單回溫 推升服務業擴張力道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10 月服務業指數從 9 月的 50.0 回升至 52.4,超越市場預期的 50.8,並高於榮枯線 50,創下 8 個月新高。該數據顯示占美國經濟逾三分之二的服務業活動持續擴張。
新訂單指數大幅躍升至 56.2,是一年來高點,顯示需求改善;商業活動指數則回升至 54.3,重返擴張區間。ISM 指出,共有 11 個服務業別擴張,以住宿與餐飲、零售及批發業領漲,仍有 6 個產業收縮。
然而,回溫的需求伴隨更明顯的成本壓力。ISM 的價格指數升至 70,為三年新高,受訪企業普遍提及關稅推高成本。ISM 服務業調查委員會主席 Steve Miller 指出:「關稅仍是推升物價的主因。」雖未見裁員潮,但企業提及政府關門造成業務受影響,並對後續裁員風險表達憂慮。
標普全球 (S&P Global) 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則從 9 月的 54.2 微升至 54.8,低於初值 55.2,顯示需求擴張仍在但略弱於先前預估。
通膨壓力未退 就業改善有限
儘管物價上漲壓力升高,但部分製造端成本趨勢已有轉折跡象。ISM 本周稍早公布的製造業調查顯示,價格壓力正在緩和,市場期待效應在未來幾個月傳導至服務業。
然而,服務業就業仍偏疲弱。ISM 服務業就業指數升至 48.2,雖創 5 個月新高,但已連續 5 個月落於 50 下方,象徵企業人力需求仍在收縮區間內。分析人士認為,經濟不確定性、關稅、企業加速導入人工智慧 (AI),以及非法移民執法加強造成的人力缺口,是抑制雇用意願的因素。
ADP 數據顯示,10 月美國民間企業新增就業為三個月來首次成長,但仍顯示整體勞動市場動能放緩。消費者對勞動市場的評價也更趨謹慎,先前美國經濟評議會 (Conference Board) 調查顯示,民眾對工作機會感受轉弱。
目前美國失業率仍接近約 4.3% 的 4 年高點,顯示就業市場緊張情況已與過去 2 年相比明顯降溫。
景氣動能仍在 但降息預期縮水
標普全球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威廉森 (Chris Williamson) 表示,美國經濟已以「強勁動能」步入第四季,服務業與製造業同步改善,商業活動水準顯示國內生產毛額 (GDP) 折合年率約 2.5%,與第三季相近。他指出金融與科技產業仍是主要成長引擎,且消費需求亦呈現改善跡象。
然而,隨著企業吸收成本以維持競爭力,利潤承壓並造成景氣期望降溫。企業對未來一年展望降至三年來低點區間,消費支出謹慎與政治及經濟不確定性高漲,皆使前景蒙上陰影。
財務環境方面,美國聯準會 (Fed)10 月再度降息一碼(25 個基點) 至 3.75% 至 4.00% 區間,試圖支撐勞動市場,但缺乏官方經濟數據讓政策決策更加艱難。受通膨指標跳升影響,財政部公債殖利率上揚、降息預期降溫,市場等待政府重新開門後的就業與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等「硬資料」出爐,才能更清晰判斷 Fed 後續寬鬆路徑。
整體來看,美國經濟展現韌性,但關稅、通膨與勞動市場降溫等局面仍交互牽動金融市場對年內再降息的押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