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7) 日將是載入全球經濟史冊的一天,也是全球貿易迎來至暗時刻的開端。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的對等關稅將在美東時間周四 (7 日) 凌晨 0 點 01 分 (台灣時間中午 12 點 01 分) 正式生效,涵蓋全球多國商品,整體措施將對國際貿易關係造成顯著衝擊。
川普的關稅清單呈現出鮮明的「看人下菜碟」特徵,對那些選擇妥協、遞交「投名狀」,透過簽署協議、投資美國並開放市場的國家,如英國、日本、南韓和歐盟,美國給予相對較低的稅率,降至 10% 至 20%。
然而,對於在談判中未做出足夠讓步的國家,美國則毫不留情地祭出高額關稅,加拿大被徵收 35% 的關稅,巴西高達 50%,敘利亞、寮國、緬甸等國的關稅更是超過 40%,這不再是單純的關稅手段,而是近乎將貿易壁壘鎖死,徹底關閉貿易大門。
長期以來,美國企業憑藉低關稅優勢,在海外建廠生產後低成本運回國內。去年,美國進口產品的實質關稅稅率僅 1.2%。
但如今,美國進口產品的實質關稅將迎來驚人暴漲。國際信評機構惠譽指出,新關稅將使美國實際關稅的平均稅率飆升至 17%,是自 1933 年以來美國最高的關稅水準。這一巨大轉變,不僅徹底砸碎了現有的稅率體系,更對全球貿易體系規則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專家指出,過去幾十年,全球化低成本協作模式將在一夜之間崩塌,全球供應鏈的成本邏輯被徹底顛覆,跨國生產佈局面臨重新洗牌,而這一過程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重新整合。可以預見,未來成本上升、供應鏈轉移、區域化加速將成為必然趨勢,全球資產格局也將在舊的貿易版圖上破碎重塑,資本遷徙和熱錢急速流動將成為未來幾年的主旋律,當下無疑是資本最為心慌的時刻。
在這一背景下,資本巨頭們紛紛開始行動,加速資產調整。麥當勞在香港開啟大規模拋售模式,一口氣甩賣 23 處核心地段商鋪,總市值約 30 億港元,首批推出的 8 個核心地段舖位招標,總估值約 13.5 億港元。
以尖沙嘴星光行物業為例,2019 年估值高達 10 億港元,如今市值僅 4.6 億港元,跌幅超一半。麥當勞雖以漢堡聞名,但實際上是「隱性大地主」,去年租金收入約 100 億美元,佔總營收的 38.65%。
然而,香港核心區店面回報率跌至 2.47% 的歷史新低,與過去輝煌時期和那斯達克 100 指數收益率相比,這些商舖已不再是優質資產。
不只香港如此,中國商辦市場同樣不容樂觀,以深圳為例,A 級辦公室租金一路走低,市場數據所呈現的趨勢一目了然。
麥當勞甩賣商舖以及李嘉誠等大佬的資產騰挪,都是全球資本從傳統地產紅利向流動性更強、增長更快的「新增長極」遷徙的縮影。資本追求的是效率與成長,而非傳統的「磚頭情結」。
專家認為,麥當勞跟李嘉誠等資產大佬們的撤離並非做空,而是趨勢精準判斷後的策略性撤離與資產優化。
目前,資本遷移、策略性淘汰、資產優化、避險成為世界變化的關鍵字,過去依賴的資產配置「舊方法」和「老套路」已全然失效,優化資產、調整財富思維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