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周二 (20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蘋果 (AAPL.US) 計劃在下月登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 (WWDC) 上宣布,開放自家人工智慧 (AI) 模型給第三方開發者使用,藉此促進 AI 應用程式的誕生,並進一步鞏固其在生成式 AI 領域的布局。
將釋出 Apple Intelligence 本地端模型
彭博報導指出,蘋果正打造一套全新的開發工具包與應用框架,讓開發者可基於其「Apple Intelligence」使用的基礎 AI 模型,打造客製化的功能。初期僅開放可於裝置本地執行的輕量模型,尚不包含需透過雲端運算的大型模型。
目前 Apple Intelligence 已支援 iOS 與 macOS 系統內的通知摘要、文字編輯與簡單圖像產生等功能。若開發者能直接存取這些底層技術,有望為 iPhone、iPad 與 Mac 使用者帶來更多元的 AI 體驗。
蘋果希望藉由開放模型使用權,複製當年開放 App Store 框架後的成功經驗,帶動應用數量激增,進一步壯大 AI 軟體生態系。
目標追趕對手 發展遇挫仍未放棄
蘋果近年積極投入生成式 AI,但進展相對緩慢。去年推出 Apple Intelligence 平台後,相關功能使用率仍偏低,多數消費者更偏好 OpenAI、Google、Anthropic 等競品提供的服務。蘋果的 Genmoji 工具甚至因產出結果與宣傳圖樣差異過大而遭批評,AI 新聞摘要功能也曾因錯誤而暫停。
目前開發者僅能有限度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的部分功能,如通知摘要、Genmoji 生成與圖像編輯,但無法自由調用其 AI 模型進行深度開發,因此許多開發者仍依賴第三方平台如 TensorFlow 或外部 AI App(如 ChatGPT、Claude、Grok 等) 進行整合。
透過開放自家模型,蘋果有望提供更一致的開發環境,也為開發者帶來更大創造空間。
邁向 AI 生態平台 商業潛力可觀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 WWDC 中除模型開放外,蘋果也可能預告一系列 AI 新功能,包括智慧電池管理模式、導入 AI 的健康 App,以及全新版本的 App Intents 語音操作機制,後者預計於 iOS 19 釋出。
這些變革不僅是蘋果 AI 策略的重要里程碑,也可能在財務層面帶來助益。隨著 App 數量提升,用戶在 App 內的訂閱行為也將帶動營收。
不過蘋果 App Store 分潤制度正受到全球監管機構挑戰,美國法院上月裁定蘋果需允許開發者導引用戶至外部網站付款,衝擊其抽成機制。藉由擴張應用生態,蘋果或許可在變局中維持競爭力。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