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长期发行人及优先无担保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AAA」下调至Aa1。此举意味着继标普全球於2011年8月及惠誉於2023年8月下调评级後,美国现已失去三大主要信用评级机构的最高评级。
纵然市场早知美国政府财政及债务问题严重。但穆迪的行动,在目前市场尚未充分认识到新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造成的下行影响,在对美国经济前景和预算赤字的忧虑背景下,可能会加剧对美国债券市场的担忧。随着美国6.5万亿美元国债即将於6月面临到期高峰,还有8月美债务上限大关,虽然过去数次举债上限危机最终都获得国会妥协,但每逢关键时刻,市场依旧不免紧张。
BCT投资总监陈嘉鸿预期,美国国债市场,特别是长期债券的短期波动将会增加。美国经济规模庞大、国民平均收入较高、生产力强劲,以及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等相对优势因素可发挥缓冲作用,而穆迪亦给予美国「稳定」的展望,表明短期内再次调整评级的可能性不大,投资者现阶段无需过於担心。
陈嘉鸿续指,投资经理可能倾向持有中短期美国国债,与风险资产负相关程度高且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小,并较倾向关注欧洲债券,当潜在的通涨飙升威胁到联储局减息能力时,欧洲央行却有更清晰的空间来减息,短期内在避险市场中欧洲债券表现应该会优於美国国债。
泰康资产管理(香港)产品及销售部副总裁陈浩明指,预期美国政府偿债成本上升将进一步压低美元并削弱美股吸引力,债务忧虑可能加剧投资者对美元的疑虑。长远来看,美国国债避险地位下降将影响外资对美国资产的需求。对於投资或强积金部署,建议秉持分散风险、防御优先和长期视角的原则,具体策略包括增持抗通胀和避险资产,如亚洲投资级债,以降低波动风险,并避免过度集中於美国资产。
IPP Financial Advisers Limited 董事彭永东则认为,是次评级下调并不表示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而是对政府与国会多年未能有效控制财赤与债务增长的「事後追认」。(sl/a)
AASTOCKS新闻